Sunday 24 December 2017

每逢聖誕倍思親

十年代,对香港一些中下階層的小家庭來說,〝聖誕大餐〞是一個很陌生或很遙不可及的东西。

以後日子,經濟起飞,民生改善,入息增加後,人们才懂参与享受这个舉世欢騰的日子。香港人比较現實,撇去宗教元素,有理無理下都加这个西方大喜盛會,庆祝一番。

爸爸自小未有接受任何教育,但又出奇地深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据我估計,他明白感受到中国滿清積弱腐敗,後被推翻覆亡後,新中国成立,內憂外患情形繼續,遭列國侵佔凌辱,再加上国共內戰,以至民不聊生。问題種種,都是中国国力不逮,政府貪婪,國民怠慢,停滯不前,孤峯自賞等等所致。反之英美各國勢力強大,富强进步。

所以爸爸無形中对西方所有事物都好奇响往。就形同日本当年之"明治維新〞的革新運動了!

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已知聖誕節当日有聖誕餐了。然而当時我们吃的也不是普通家庭式烹煮的〝西餐中吃〞罷了。我指的〝西餐中吃〞是说普通煎牛扒,燒雞,炸的所謂西方菜式,然後用中式筷子碗碟吃罷了事。

西方社會,聖誕节当日就等同中國的年三十團年和大年初一。是家人一起聚首團圓,而不是花錢在外吃一頓大餐便算!
洋人都會從遠方回家慶祝,父母期待與子女重逢子女盼父母相聚。是那份緊緊相扣血濃亲情聯繫,而不是所謂花得起在某某酒店飯館吃一餐隆昂貴有名無實的聖誕餐。

印象中,我小小時开始,甚至乎在出世之前,我家已在聖誕当天做聖誕餐,從而來一個西式的家庭團圓飯!

爸爸很隆而重之,特別買來一套一式八位的藍底腰果花 (paisley pattern)西餐餐具。有正餐碟,小碟,盛碟,湯碟等等。另外還有白鋼刀叉,湯匙,牛油小刀,甜品匙等等。做工精細別緻,素材實而不华。餐巾,枱布,胡椒樽,式式俱備。聖誕裝飾擺設亦应有尽有,色彩帶,閃爍串燈都掛滿小小一家八口的頭廳之內。

話說有年,爸爸公司承办淡水湖快船服務,有名伙計員工叫"神經六"從开山砍伐樹木工程裡撿來了一株針松聖誕樹,此為我家增添不少聖誕氣氛。日後聖誕樹擺設一角色便由塑膠樹代替,不可缺少!

媽媽亦囑咐我们寫聖誕咭给親朋好友,傳達关懷善意。

爸媽也不忘買我们小的聖誕禮物,雖然不是什么名貴玩具,但也是爸媽给我們的一份暖暖愛意。

当日最忙应是媽咪了。一大清早便到市場購物。頭盤有雜果沙律,羅宋湯,跟著三款主菜有牛扒,豬扒,魚柳。配菜是烚薯,青豆和椰菜。雖然做法仍然抹不掉中式煮法,但用餐式就十足十分跟西方洋人相似了。一張麻雀小枱,四面八人,每边兩人,刀叉碟具,齊齊整整,爸爸,媽媽,三個女三個男,四個"好"字一張枱團團圓圓。此情此景,爸媽愛意,永世不忘!

有件迷信的事不得不提,某年不知怎的,沒有做聖誕餐,爸爸於聖誕後有个急病,弄至一家上下不安,於是乎爸爸下旨,每逢聖誕無論如何,要做餐庆祝一番。

往後日子,隨着我們長大,家姐外嫁,哥哥留學,聖誕餐多由我做了。後來更簡化為購買大家樂美心到會之食品。

爸媽已離開我們一段日子了,但他倆留下來的美好回憶,都會歷久常新。每次想起都暖在心頭。

做聖誕餐这個習慣我仍然堅持不棄。正如我說,志不在这一豐富大餐,而是一家人的團圓相聚。做餐的傳情,吃餐的達意。

就讓这一個普天同慶的聖誕節將家人親愛關係维繫下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