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8 December 2013

2C 巴士

每次回港,都會回味以往兒時的事或物. 某天在彌敦道上走著, 行到新樂酒店門外, 仰頭一望, 迎面而來一輛2C巴士, 就停在身邊上落客,  我不作多想就跳登上去了! 即時在我腦子裡浮出三十多年前乘車上學的片段.

我自少就喜歡恬靜休閒生活, 不愛人多吵鬧. 獨個兒看看世情世事, 喜愛形單隻影遐想, 渾渾噩噩過下閒情逸致的光境, 倒也來得無憂無慮, 活得胡塗暢快啊!

十二歲時由在家附近的麗澤中學轉投到位於又一村的陳樹渠中學, 目的由中中轉英中, 方便日後有利到英國升學. 由我家到又一村可以有三個途徑, 一, 由佐敦乘地鐵至石陝尾再步行上又一村. 二, 由佐敦巴士站乘4A至大坑東, 在花墟油站下車, 步行達之路到學校, 三, 就是我唯獨鍾情的路徑, 選擇尖沙咀碼頭開出的2C巴士了!

地鐵快又準時而4A巴士近我家, 但我偏偏喜愛步行十多分鐘, 由佐敦廟街行至近柯士甸道的覺士道等待那班次小又不守時的2C. 如果時間允許,我都特地去乘2C.

巴士公司很現實, 可能此路線較少人乘搭, 每每派一些車齡較老, 甚至乎是老爺車種去服務此路線。但此卻不稍減我對2C的獨愛, 反而增加了2C與眾不同的性格。

2C總站在尖沙咀碼頭, 但站頭不起眼, 一個站牌, 連排隊鐵欄都無, 馬虎得旱有人留意得起來. 無他, 少有人搭之故! 若非早晚上下班時, 巴士上會較多乘客外, 每每都是小貓三四, 乘客寥寥可數2C由尖沙咀開出, 經梳利士巴利道, 掠過半島酒店, 太空館就在左手面, 經過了新世界中心左轉入漆咸道, 當時尖東仍然是漆咸兵房, 兵房後仍可見到未搬走的尖沙咀舊火車軌, 那時漆咸道公園仍在, 時不時都聽到用燃油馬達的無線控制模型船的"達達"聲響, 響亮徹耳, 沿著漆咸道去,遠少許就是「park hotel 」和西伯利亞皮草行大廈.「 西行」現今已消聲瀝蹟. 時移世易, 以往被名門淑女視為珍貴欣物身份象徵的皮草, 受到保護動物團體的抵制反對, 加上政府協助, 此行業已在八十年代息微, 到九十年代已差不多成為歷史绝响了! 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放在店內的一頭雄獅和一頭西伯利亞白老虎的標本, 栩栩如生。 巴士再往前走就左轉上天文臺道. 天文臺道不長但有特色, 微微斜上, 右手邊一糸列同樣高低的三層式房子, 由街頭排列到街尾, 井井有條. 天文臺道被金巴利道打横切斷, 跟著就是天文臺街(舊稱), 街短且抖斜, 很少車子置險而上. 漆咸道, 文臺道, 後至金巴利道, 到柯士甸道, 再入覺士道都是綠樹林蔭, 在鬧市中平添上大自然的神來點綴, 旱天甘露.

覺士道,可能是近五十年來,南九龍區轉变得最少的道路。若說覺士道是南九龍的一片淨土, 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反對。覺士道兩旁空曠開揚, 鳥語花香, 人煙稀少, 道一邊是九龍木球會和覺士道公園, 另外一邊是建得不高的豪宅洋楼, 葡萄牙教會辦的賈梅士小學和男童軍會。

2C巴士沿覺士駛入佐敦道, 於女拔箤書院停分站, 那時心情開始興奮, 一是女拔箤生或會上車, 二是, 坐在巴士上層可望入校內泳池, 幸運的話, 可能看見美女嬉水, 唉, 少年十五二十時的思春心境。

沿佐敦道經過加士居道,  菲律會和印度會在它的左面掠過, 它再左轉入衛理道, 道上有依利沙伯醫院和植民時代的陸軍醫院。再前進至差不多到公主道時, 稍傾左沿着衛理道旺角方向去, 左方有華仁書院, 右是何文田山。衛理道駛盡, 跨過窩打老道, 駛入染布房街, 左有依利沙伯體育館, 右是火車路。再往前去, 過了亜皆老街, 入洗衣街, 再一直前往太子道東, 大坑東球場和花墟足球場都一一經過。由太子道東左入大坑東道, 那時車程也不經不覺卄多分鍾了, 是時候要打鍾下車了, 車站在埃索添油站前。巴士再向前駛, 停多一個分站, 便抵達大坑東總站了。

據我觀察, 2C行經的道與街都是有樹有花, 較少人煙, 環境是清静脫俗。我則頓悟出一個似是如非的想法, 覺得, 每每人多聚集時, 往往破壞自然優雅。那就是"文明進步"的代價。

Monday 19 August 2013

兒時歡樂天地

媽咪係'包租婆',住在尾房的是一对譚姓夫婦,育有一对子女,年紀跟我家小的相差不多。他倆自小跟我,四哥和妹妹一起玩,一起成長。暑假時,沒有甚麽好去處,最常到的就上天台頑耍了!

我家在一座六層唐楼頂層,當時天台歸頂楼住客,所以我們可以自由上落出入。這情形下,我家好像多了一倍的地方哪。

天台上有高至成人半胸的石磚矮牆,在天台玩,我們的安全不成問題。天台正面眺望快樂戲院的脊形屋頂,後面可以看見伯爵酒楼的厨房,爸媽說,伯爵未建之前,可以遠望至佐敦道渡輪碼頭和巴士總站。右手边就是綠樹林蔭的九龍公園前身,英軍兵房。每逢盛夏,有響徹半天的吱吱蝉鳴和南風輕輕送來的桂花陣陣清香,舒緩炎夏帶來的悶熱!

其實天台沒有甚麽特別,只不過給了我們幾個一個少了大人看管的空間罷了。在天台上可以跳飛機,跳繩',踢球,或者玩「火柴盒Matchbox」鑄鐵車仔或可以同妹妹玩「煑飯和餐館」。比較年長的三哥就喜愛將用完無电的电池拋去快樂戲院屋頂,再看着电池滾滾下來!

爸爸在天台都種有少許花卉如大紅花和幾株巴西鐵樹,鐵樹是住在中間房「行船」六叔送的。聽聞很難哉種。某年,「鐵樹開花」,爸爸便說:「富貴榮華」使全家都望此願成真,帶给我們幾個傻小子一些霞想!雖然哉種花草不多,但也為天台倍添生氣,有飛來的胡蠂,青蜓,麻雀,金色蟬和紅頭大蟻等。地上就有些小蝸牛之類的昆蟲!

天台有一個爸爸訂造的雞籠,以前用以養鵝。後來飼養在新春時新界友人送來的雞。每晚我便拿着有菜頭菜尾的水飯給雞吃。

夏天雨水倍多,地磚很快生長出青苔,我三兄弟就有籍口上天台玩水,籍口洗「太平地」,其實玩水槍水喉。不過玩亦不忙洗地,用心用力去洗擦,洗得天台乾乾淨淨,清清新新。因為知道爸爸媽媽和分租客人,傍晚飯後會登上天台乘涼。

一年裡,最熱閙的一夜算是中秋節了。共租的三家人,集齊食物,小吃,水果,月餅和祭品在天台拜祭月亮。做小的,就玩耍花燈,穿梭天台和地下的梯間,嘻嘻哈哈,開心快樂。

隨着我們長大,天台亦變遷幾次。最先是強舅父,二巫和寶林叔到來居住,在天台前半部蓋搭了一間小木屋,住了不久就遷走了!三哥便進駐小屋,有時我亦跟三哥一起到小屋睡,但太過興奮好奇,徹夜難眠。往往一面聽着收音機傳來的深夜節目「東西南北」才慢慢入睡。七五年左右,剛结婚的大家姐和姐夫來住。小屋拆掉,取而代之的在天台後面蓋搭了一間二房一廳、有厨有廁的屋。家姐的一对子女也是在這屋長大。

十六, 七歲時的我, 受到李小龍的功夫薰淘, 胡裡胡塗的我和兩個同學自制了一些練功夫的功具, 腹肌板, 唖鈴和最引以為敖的沙包。三個少年, 有空便到天台發洩精力, 無師亂學打起功夫來。雖然不是甚麼名門正宗, 鍛練起來, 可算有板有眼。未有實戰經驗, 卻有一副强健體魄, 正所謂:[不打得也總算看得]的模樣!

七六年三哥到美國升學後,至八一年,大姐夫買了房子後遷出,而我亦到英國升學,跟我們一起長大的天台,我也漸漸遺忙了。

天台隔鄰住有滿口粗言的獨身漢,「揸車黄」,相信他比較清楚天台往後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