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 February 2022

廿年後的今天

 今天若你讀了这篇文,廿年後,你可会仍在嗎?

相信沒有人可以肯定回应我!

今天是大年初一。以往過的新年都不会想一些不切时宜的事。

吃喝玩樂,欢渡佳节,那会想到这個好像虛無遙遠的話题。

人不斷長大,換句話,亦可說自己的日子一天一天的減少!

六十歲了,人生一個甲子,好應該為自己和身边的人籌謀一下。


女兒们已漸漸長大。彤彤也廿六歲,訂了婚也与未婚夫同住,事业也頗為順利。

次女汶汶十分独立,刚十八歲便到倫敦修讀法律,追求自己理想和為自己將本打算。

幼女嵐嵐,总是給人一個吊兒郎當的感覺,但深入了解一下,有自己的堅持,感到她立志研究科學。化學和生物是她晉修科目,可能在这方面發展。

团年那夜,彤彤,汶汶特地回家團聚。三姊妹对家庭覌念十分重視。

回想爸媽仍在之时,爸媽也十分注重一家坐在一起吃團年飯的重要。

我們小时,一家人住在分租唐樓的前半座。吃團年飯时,一家八口就圍在那張四四方方的麻雀枱吃團年飯。那时家境清貧,物資貧乏。但爸媽总不吝嗇,做一頓豐富的團年飯。

飯後,媽咪一定忙着替四哥,我和妹妹一起洗澡。一缸熱水三兄妹一起用。澡後便穿上新睡衣和新睡鞋。再晚一点,媽媽便帶着我們小的到街上"賣懶"!我們一面走一面高聲喊"賣懶,賣懶,賣到年卅晚"

那时光境,已不復在。若要重播,亦不合时宜了!

现在总覺自己时間越來越少,总是不夠用的!加上疫情之下,白白消失了兩年似的。

我身在澳洲的兄姊,在香港的四哥和住在加拿大的妹妹,足足兩年沒見了!

一九年在澳洲一聚後,再要等多久再可相見呢?

人生匆匆數十載,今天不知明日事。

近日疫情严重漸趨平伏,有些國家已逐漸开放给外國旅客,如隧道尽头漸見光明。

本着正面态度,已开始找找机票,但愿綠灯一亮,我便急不及待和兄弟姊妹團聚!

Wednesday 5 January 2022

人生甲子


六十年,一個甲子·

古謂,人生六十古來稀*· 一個人的分水嶺·

六十以後,壽命長久,也许未必操控在自己手上·

这段文,藏在心內已久,令天而发· 是我一個回望,一個道谢,一個感激,亦是一個道歉· 若今天拿不定主意,提不起勇氣,放不下身段,又再等何年何日何时才執筆呢?

多謝,感激· 当然是给爸爸和媽咪· 心想,若爸媽仍在,他們看到常常令他倆擔心"飬不大"的奀仔,今日已成家立室了! 我虽無怎麼成就,但也尚算对自己有個合格交代· 99年爸爸臨终前,仍然担心牽掛着我的前途去向,兩年後,2001年我自己胡裡胡塗地創业,至今廿年,事业尚算稳妥· 想爸媽在天之靈也放心得下了· 父母飬育之恩,重如泰山,我並沒有反哺照顧,的确是我一個遺憾· 多謝父母給我一個多快樂多健康的家!身边一起成長的六兄姊妹,各自有一個开心齊整的家.相信爸媽安息快慰.

大家姐,也是一個感激· 在我中心是半個媽媽· 她待我非常之关心体貼,她永遠放弟妹在先,爸媽向她要求確实多了,她卻並無怨言,一心一意照顧弟妹· 我事实虧欠了她,謝謝大家姐.

二家姐敢言前衛,思想进步· 是我的啟蒙姐姐· 若她能有机会升學,成就应不在此· 学習英語,放洋留学,移民國外,都是受二家姐影響和鼓勵· 我六十年來对中西音樂歌曲的熱愛,也是由二家姐買回家的歐西黑膠唱片啟蒙薰陶,多謝二家姐·

三哥,自小很仰慕他的优異学術成绩和中文修養· 放洋升学,也是为着与他看齊· 多謝他帶着我住上天台小屋,可以逃避爸媽看管,放縱一番,有自己的天地. 可以一面收听香港電台深夜播送的“東西南北“,一面倒頭入睡.多謝.

四哥,除了多謝外,也欠他一個歉意.四哥只比我年長十八個月,我小时体弱多病,媽咪的心机差不多全放在我身上,小小的四哥便要站起來照顧自己,对他有点不公.媽咪的晚年,因我們五兄姊妹已移民海外,媽咪起居照顧等等都落在四哥和四嫂嘉菲身上.感激!還有一個多謝,是不甚爱好足球的四哥在某年夏天,卻常常帶我到(現尖東)近尖沙咀火車路轨旁的漆咸道公园踢足球.回想,是他希望仗着运動令我孱弱身体強壯起來吧!

妹妹,比我小兩歲.爸媽常常盯矚我們要好好照顧她.小时某年,不知怎的,跟爸爸的友人"寶林叔"下棋,棋输了,但要賠上妹妹,那时紧抱着五/六歲的妹妹,死手不放,放声大哭,血濃於水!虽錯於在我,也宁愿違約,不愿妹妹跟他人而去.回想真是像粵片"爛賭二 賣女償債"媽咪晚年时,我有曾和妹妹有点口角之爭和意見磨擦.媽咪巳走多年,人亦長大了,经歷多了,做哥哥也應向妹妹道歉一聲,解开憋在心中的不快.愿快在温哥華相聚!

陳伯强,"一生何求"詞內有幾句极有意思...[一生何求,常判決放棄与拥有,耗盡我这一生,捉不到已跑开],一切美好的事物其实已在我們手裡了.好好珍惜愛护!

六十歲了,渴望的只是團圓相聚,共渡懷缅昔日快樂时光.有你們一起,顿觉爸媽活在身边!

字裡行间,有所感觸,双目通红,黯然哽咽.





* 有谓,人生七十古來稀


Tuesday 6 August 2019

一九年八月香港现狀

华夏自古雨飘零
艱苦发奮得自兴
簿命宗祖建長城
苦難社禝脱貧徑
不俏兒孫享樂盛
妄想自大失理性
家国安危繫一缐
装聾扮啞拒听声

心牽国事
書於曼城家中 😞😞

Sunday 16 June 2019

從自私到謙卑

今天 二零一九年六月十六星期日 香港正發生了一件史無前例的大事..... 约兩百万人上街遊行, 為的是反對香港政府為中國和香港兩地推行罪犯引渡的立法條例!

遊行反影出香港人对中國法律制度和司法獨立的不信任。現今中國法治情況,世人普遍傳有怀疑態度。香港人愛港之心和擔心自身人權自由安全, 對此不明朗威脅实屬燃眉迫切. 相反, 又表現出对自己的祖國不信任,不妥協, 不相关, 甚至留戀英殖時代, 或妄想香港獨立当家作主, 此舉直接危害挑戰中國國家主權和政治体制.

在這裡 我並不是討論這條條例立法的"對与錯". 而是從這件事令我聯想到和反醒出我過往對中国和香港, 這個我成長的 "祖籍國, 母親地", 究竟為她做了些什麼, 貢獻出什麼?

自小接受親國民黨学校的教育影响, 对當時執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国毫無好感, 甚至反对抗拒. 過甚時"以中為恥, 以英為榮"!原因簡單不過, 就是香港安逸的"民生"導致有以上的歪念. 話雖如此, 究竟当時又有多少人, 能懷着大義凜然的愛國民族思維, 大大聲聲, 義正詞嚴和理直氣壯地說出"愛中國, 愛華族" 像似今天觧放军檢閱時, 字正腔強地喊出"為人民服務"有理想, 有期望的愛國精神. 

我於八一年留英升學, 考取学位後, 回港工作. 但又適逢九七回歸不明因由困擾, 移居英國去了. 现回首一看, 可说是"苟且偷安". 事實上英國又比中國好得那裡呢?只不過是少小無知, 了解有限, 人云亦云, 井底之蛙吧了. 我常言道, 移英一事只是"因誤會而移英, 為了解而欲回". 可悲是,我家大小已扎根英國廿二年, 回歸祖國机會渺小. 非待幼女考入大学後, 不能成望. 又現實上, 香港是全球生活指數最昂贵的地方之一, 我亦介入退休之年, 回居香港, 财政壓力頗大,成受不來, 談何容易呢?

有反駁想法说, 我曾放棄中國香港, 現又貪圖她的繁榮富強?我卻细心考量, 回歸香港,並不是"取"卻是"授". 盡有生之年, 張自己所学所得回饋香港. "授"可能是誇大了,但我肯定不是"取". 这是肯定的. 这好比言而不行, 更加踏實和有其道理吧!多多少少, 一盡绵力, 報效祖國!

自中國[現我只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為"中國"]一九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後, 透過向外开放, 引入外資学术科技, 實行自由經濟市場, 下放商业发展, 自由商机权力於人民, 經濟得以不断改善擴張, 國家生產值以双位增長. 八九十年奠定基礎, 二仟年後进入世贸, 国家经济更上一層樓. 及後发展高科技高增值产业, 日飛猛进. 二零零八年避开世界金融海嘯, 令世界另眼相看,成就有目共睹, 不豫置疑.

香港人數十年以來,依仗着中国经濟成長发展,入息增加, 民生改善下,得以安居樂业, 成為最富裕地方之一。中國对她的正面影響定必比负面影響多, 毫無疑問. 可惜是某小撮香港人每每歸功自己的勤奮努力, 將中國对香港的愛護眷顧置諸道外, 不予承認。若能飲水思源, 務实細想, 港人勤奮務實乃是软件之功, 而中國強大實力, 資原广濶和龐大市場乃為硬件之效。兩者互相扶持, 关係牢扣, 缺一不可的鐵硬事實.

其實当年九七未有移民的港人, 不是不想離开, 只因很多因素不能成行罷了!中英訂下"中英联合聲明"為香港人立下"一國兩制, 五十年不变"的保証. 此聲明為香港开創另一事業. 過去廿二年, 香港運程, 上上落落, 時好時壞. 尤以零三年"非典型肺炎"弄至香港經濟蕭條, 足襟見肘, 風雨飄搖, 朝不保夕. 中國确實在那時拯救了香港. 加上以後的經濟支持, 香港資產值澎漲數倍, 許許多多人因而受惠(亦有其弊端,在此暂不谈論). 这都是一個不遑多讓的硬例子.

我回应本文题目"從自私到謙卑". 香港人是否理应看看现在自身擁有利益, 是時候為祖國做點益事. 中國十四億人, 莫非人人幸運如港人. 香港人是否应该謙卑点, 理性点, 凡事不应為自己利益看上, 也許應放下身段, 摒棄成见. 為建立一個開明进步的中國去盡一分力吗?中國教育水平偏低, 很多時, 人民的素質未能完全开放接受西方普世价值, 与香港现有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分岐. 身為有高尚情操和教育水平的香港人理应扶持教育, 循循善誘. 教育乃是強國之本, 六七十年代中國文化损害嚴重, 人民素質參差不一, 極須時間耐性和他人體量而復元.

就今次立法为例,原意初衷是对. 只不過中港双方各持己见,互相矛盾,互不信任所致. 立法堵塞漏洞是刻不容緩. 香港不应只顧自己利益拒绝立法,中國亦应就今次机会改进自己法律制度,变得更开明,更公平, 更公正,更令人信任,接受人類普世核心價值,一步一步走上一個中國人可大大聲向人说"我为中國驕傲"的一個文明大國!

汝其叫此文为"從自私到謙卑",不如索性叫"自白書"好了!

若有认同本人说法,请代转发,谢谢!

盧永耀
对香港六一六空前事件有感而寫
書於英國温斯勞镇




Friday 4 January 2019

北廟街

畧畧講過南街後,好应該是香港人所熟識的「北廟街」出場了。

好多人都未必完全由頭到尾行畢廟街,原因廟街被「榕樹頭」斬断為兩段。「榕樹頭」顧名思義由十多棵大榕樹組成的一塊休閑地或小憩區。這些大榕樹自市區民眾眼中看來真是很大棵,氣根由樹頂生下到地上,頓覺做成一個鬧市小森林。夏天這裡綠葉成蔭,附近的公公婆婆都愛來這裡坐坐乘涼,下棋或與友人小聚,談天說地,打發時間!久而久之,連政府都命這裡是「眾方街」,由來自Public Square 嘞。

天后古廟由天后宫,城隍廟,觀音廟和土地公組成。善信香火鼎盛。每逢中國佳節,仰慕其名而來這裡上香祈福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每年「觀音開庫」,市民前來借富,人山人海,警方出动維持秩序,保平持安。

街的名字來由就是因為這位於榕樹頭的天后廟了



廟街夜市最先起源自榕樹頭和天后廟附近。只有民娛活動如街頭賣藝,民間唱戲,睇相問卜和街頭說古等等後來有中文流行曲和。有戲睇有曲聽,很自然有嘢食有嘢飲嘞!加埋後來睇相問卜等等人流便旺盛聚集,商機越多越廣,加入了時裝,什物,日用品,小擺設,二手飾物如金鍊指環玉器手錶等等,越賣越旺,价廉物美,品種繁多,口碑廣傳,便成為平民夜總會了!







Friday 7 December 2018

廿三年前後

廿三年前在香港,在DHJ(環球制朴)老闆黃生的榮休飯局裡,向他道別以後!一直都失去联络!相信在十多年前, 從舊同事身上知悉黄生已移居加拿大去了。互聯網科技發達,廣汎採用下,很容便再和他聯上了。

叫他黄生,其實比叫他名字"David", 更加親切。

黃生,九○年,我一进環球便这样向他称呼了。这樣的称呼反而给我一种亦師亦友的尊敬觉。

我打工日子只有八年之多。八年內有四年多是在黃生旗下工作。其餘日子的工作倒是断断续续的, 不會多於一。無他原因,自己性格剛強,年少氣盛。对於自己眼不習慣, 氣不和順的上司,便合作不來了。湊巧地,在環球工作,虽然黃生不是我直屬上司,隔了一个更高的管理層,但又因為黃生积極參与出口部的工作範圍,经常给與我建議和辅助,於是乎,大家便時常往來了。九O年代,公司出口生意是全世界性的。所有出口部員工對英文要求是講寫必佳, 甚至乎要求高度水平。黄生的英文水平,自小虽未受過正统外地英文母教育,但又出奇地講寫都一等一。用字精準,言簡意賅,顺暢自然!不含糊造作,不故作其巧。文風擺脫一般"英文中寫"的流弊,極盡英文筆法簡潔易明。相比我認識的一些政府高官令人"毛髮直樹"英文程度,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对於我这一个"番書仔"來說,必須向他"五体投地"。

黃生是一个越南华僑, 七0年代因戰乱隻身來港。自学不断, 提升自己。修讀英文,学习會計, 商业管理等等, 搖身一變成為當時外商渴求獵頭人才。经過多年奮發圖強,最终成為国际紡織公司"環球制朴"的 Chairman 主席 。独当一面,令人佩服!時下公司擁有近二百員工,營业额接近三億港元。

九五年,当時黄生退休,正是我離开環球的一年,自立門户独創事業之秋。黃生的自強成功,小不免也给我日後創业的强心剂和正榜樣!

经過大家在互联网上的交往,已經不再是上司下屬的关係。渐渐地互相了解大家私下的世界。巧合地互相投契, 交換心德!虽然網上交往,勝在互不猜忌。黃生始对我好像当年入環球的小伙計看待关心。家庭瑣事或感情世界,也無所不谈。亦師亦友,当之無愧!

廿三年後,黃生適逢到葡萄牙旅行一個。我亦坐言起行,飛到葡國探望他和黃太太。

在机場相遇,互相擁抱。他乡遇故之!喜上楣

相隔差不多四分一世纪,再度相遇,是不是发白日夢吧?但又是活生生的站在眼前。時間並沒有沖淡我們的"師生"感情,大家的談滔滔不绝,绝無冷塲,頓止半刻。

当晚大家晚飯,講天說地,東西南北,無所不談!望擁有整個世界似的時間都不嫌多之感

黄生和我已不是一般年纪了,時間久了,反而增加了大家的认了觧。"朋友易得,知己難求" 更何況是一個值得尊重敬佩的"師友〞呢!

翌日,黃生黄太送我到机場,虽是一天短短相聚,已是人生難求的一剎那。答应他倆,会到加拿大再见。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Sunday 21 January 2018

可惡的哮喘病

哮喘病在上世紀,醫学不及現今发達倡明時,不单单只是可惡,而是可怕。

其實哮喘病,只不過是"支氣管炎". 因為人體对某些"致敏源"過度敏感,作出的不良反应。致敏源是一些日常生活的不起眼東西,某些食物,飲品,衣服材料或甚至乎建築材料等等都可以是致敏源。最近科學发現我門生活起居住所每個角落都可以找到的微小昆虫"塵埃蟎"也是,它是最能導致哮喘发作的源頭。哮喘是因為致敏源觸发支氣管收縮,令患者呼吸極之困難,阻礙日常生活。嚴重時患者行動不便,举步艱難,須要別人幫助作息起居。尤如一個傷殘人仕。更甚者,若醫治不善,有生命危險。

三哥和我不幸地都是哮喘病患者。這個惡疾平添了爸媽不少苦頭,擔心,憂愁和錢困難。

我們二人都十分小心仔細看待自己的身体。冷時添暖衣,熱時減少冒汗。皆因往慣常觀念認為著涼是引起哮喘的主因。爸媽千叮萬囑三哥和我小点走動,所以我倆小時都甚小運动,皆因如此。而事實上刚好相,運动才可以強健體魄,增強免疫力量。

哮喘发作時,不只是我和三哥皮肉之苦,也爸媽憂心忡忡。六,七十年代,經濟困難。爸爸一人養家八口,媽咪負責我們起居飲食,十分吃力。雖然我倆都小心翼翼,看待身体,但始逃避不了身边各样大大小小誘发哮喘的〝致敏源〞。发時,〝唏唏哈哈呻吟聲響徹全屋。假若不幸,兄弟二人一同发作,就尤如双声道揚聲器,禍延全屋,兄弟姊妹亦被影响睡覺。

初初发作時,我都很駭怕被家人察覺。家人在身旁時我都忍着口氣或行遠一些。有些時我亦靜悄悄地偷吃上次就醫剩下的哮喘藥片,希望瞞天過海,早点康復,但事與願違。夜深人靜時,那〝唏哈〞聲就讓家人聲聲入耳了。更何況我與四哥同床。"醜婦始终見家翁"這個事實,不可逃脱

哮喘病時,每每不能上学。早上被爸媽发覺時,令他們平添憂愁。爸爸都會自觉地在案上留下額外十塊八塊錢,預作媽咪帶我去看醫生的費用。媽咪和我走到街上,她從不猶豫半分便跳上計程車。本來可以走到对面乘公车,回一兩元車費,她亦不斤斤計较,免得我步行辛苦。那私人務所位於旺角彌敦道和文明交界的丽聲大厦。醫務所設在二樓,雖有升降机,但媽咪想快点给我醫治,很多時都是背負我步上二樓。

診所医生叫〝程文卓〞畢业於香港大学医学院。入門口處有他拿著証的畢业相,好不威風,予人信心保證。当媽咪領他診室時,他像是預知我又是哮喘发作。帶着微笑的一句"永耀,又打敗仗?"跟着聽筒前胸後打量仔細聽聽拷拷,囑咐不要碰生冷飲食,再叫看護姐姐给我注射一针。不消三幾分鐘,媽咪和我便走出診室。再等配藥便回家去了。

不知那〝針藥〞是否真的靈丹妙藥或妙手回春,我真的精神康復了不少、、、是實上那针藥的確消減了過敏程度,再加上我这個纔咀小鬼,明瞭媽咪一定帶我到附近〝西貢街的粥店吃魚粥*1媽咪知我病後沒胃口,讓我吃粥,开开食慾。一碗粥,我吃粥,她吃魚,以免我哽骨。跟着慢慢踱步回家,順道到大街市市場買菜。媽咪和我知道今天洗費大了,要從家用處處省回一点。

三哥從小是一个较胖的孩子,有"肥仔永年〞嚦称。可能他的哮喘应比我厲害嚴重。他发作時,爸爸須跟媽咪一起參扶他去看医生。診後,回到家樓下,因家住六樓頂層,爸爸便背負着這個大胖子由地面往六樓徒步行上。容易,好不費力,花上三數分鐘才可以返到家中。爸媽常形容三哥尤如一包重一百斤的〝藍線包美国大米!可想像背三哥上六樓的艱辛啊!

對於這個頑疾,爸媽從未責備過三哥和。每每病发時,只有擔心我倆辛苦,甚至乎責怪自已帶给我倆这个病,讓我倆受苦。只盡一切努力,只治好倆。

某年一天,三哥和我都一起病发。爸媽身心累。媽媽摟着我在她床上,自覺上天不公,要我倆有此惡疾。很氣餒問爸爸說〝盧秀,盧秀,我哋点呀??"爸爸,很堅定不移,氣定神閒地安慰媽咪道"有乜点呀,就算係死,我都摟着他〞媽咪不作聲以示認同。我亦很安靜詳和地墮入夢鄉去

註*1. 三數年前,媽咪在世時,我帶她回这粥店吃魚粥。媽咪選了魚片魚卟粥。店主很小心眼地話"婆婆,魚卟難消化,要細細嚼爛才可以咽下〞我跟他说一聲有心,便和媽咪繼享受那幾十年前的回憶!